广西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张千里表示只有把污泥变成社会欢迎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并就广西如何把污泥变成产品,解决污泥最后一公里出路,总结了五个结合和四个启示,值得我们学习。
从今年污泥超声波泥位计处理的理论和实践看,对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技术上没有太多障碍,最重要的是处置受到的限制。实践证明,只有把污泥变成社会欢迎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
污泥处置的瓶颈就是如何把污泥变成产品,解决污泥最后一公里出路。近年来广西在认真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个结合:
(1) 把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与技术标准的制定相结合
2015年7月,广西住建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区污垃办”具体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广西区内鸿生源环保、中环水业,制定并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物土地利用技术规范》,从而在技术标准上解决污泥的随意倾到、堆放和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2) 把污泥处理处置工作重点与土壤修复工作相结合
广西有大量的废弃矿,结合污泥的性质,将污泥堆肥处理的土地改良用营养土,用于废弃矿的土地和土壤改良。
(3) 把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与就地城镇化相结合
把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与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相结合,通过承租土地并雇用附近的农民务工,以“基地+农户”的模式,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不仅大大提高了污泥产物土地利用的产业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污泥处理处置与农民致富和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新路。
(4) 把污泥处理处置理论探索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如何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并予以解决,不仅仅是政府一家的事,更需要政府、业界、社会等诸方面的相互理解和沟通,需要官员、专家、民众的共同参与合作,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污泥处置之路。
(5) 把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自我监管与第三方监管相结合
提出了“要想让他人信任,首先必须自信”“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让第三方监管满意”的工作要求。以鸿生源企业为例,与污水处理厂建立污泥处理处置“三联单”制度,内部制定了污泥土地利用监测管理制度,建立第三方检测及监管制度。
针对广西的经验,提出四点启示:
(1) 要想做好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给予通力合作与支持;
(2) 要想做好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环保企业不能把眼光局限于眼前得益,要舍得投资,敢于创新创业;
(3) 要想做好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必须依靠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4) 要想做好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一定要以中国的实践为主,积极掌握话语权并尽快建立好自身的标准体系。